撰稿:杜春輝 圖:凡凱 審核:但嬌瑩、潘冬平
在24號線商貿城北站項目施工現場,到處是一片繁忙的景象。各種機械來回穿梭,忙碌的工人們在抓緊進行隧道施工,管理人員加緊協調各類資源。兩個身材瘦弱、皮膚黝黑的年輕人與幾個工人正蹲在地上,在細聲地討論著什么。
這兩個年輕人是今年剛加入公司的新員工,在24號線商貿城北站項目部擔任隧道施工員的凡凱和魏虎鉗。
回想起剛結束公司入職培訓即將奔赴各項目的那天,他們對項目上的工作生活既心存擔憂卻又滿懷期待。沒想到剛過去小半年的時間,他們就能獨當一面開展相關工作了。
“鹿經理最近還夸我們進步很大,從被動等待工作安排到主動自發地開展工作,現在我們已經能獨立負責一個掌子面從開挖到噴漿了,這也多虧項目上同事們的支持和師傅耐心的指導?!蔽夯Q有些自豪的說道。
“對呀,轉眼間我都工作8個月了,從一開始懵懂迷茫的小白到現在能獨立開展工作任務,這些成長都離不開師傅的諄諄教誨?!币慌缘姆矂P點頭說道。他們口中的師傅正是24號線商貿城北站項目的隧道主管—張輝。
工作中的張輝(中)
談心交流,鎖定目標
黝黑、干瘦的張輝有著20幾年的現場施工經驗,是同事們口中的“爆破專家”,在爆破開挖和地鐵大斷面施工中有著豐富的經驗。
張輝回憶道:“第一次見他們是在項目歡迎新員工座談會上,公司為了建設人才梯隊,充分發揮“傳、幫、帶”作用,給我們項目分配了幾個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人。其實我當時心情有點復雜,雖然之前也帶過徒弟,但現在的年輕人不一樣了,他們作為00后的代表,有著活躍的思想和鮮明的時代氣息,我們之間有著或多或少的代溝,特別是建筑行業,條件艱苦,擔心他們吃不了苦?!?/span>
為了深入了解徒弟情況,張輝在閑暇時間與他們溝通交流,時常勉勵他們要保持“空杯”心態,到施工現場就要做好吃苦的心理準備,仔細發現問題,不懂就問,要在實踐中提高能力,以技服人。同時還對他們提出要求,要擺正心態,盡快適應現場生活的工作環境,善于將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結合到實際工作中,過程中不斷提升、鍛煉自己,早日成長為有知識、有能力的中堅力量。
以身作則,率先垂范
“師傅帶我們非常負責,幾乎是手把手地教。工作過程中以身作則,理論結合實踐進行要點講解,讓我們觀察方式方法,實際操作時細心關注并指出待改進的地方,這樣我們自己也會進行總結,再思考?!蓖降芪夯Q表示。
讓他記憶深刻的不止師傅的日常幫帶,還有實踐中的言傳身教?!坝浀们岸螘r間挖斷面立架時我沒看準超欠挖,抱有僥幸心理,覺得估計行,結果造成立架立不起來。當時師傅了解清楚后嚴厲批評了我‘干工程的不能估計、大概、差不多,一定要絕對行,細節決定成敗,不能敷衍了事,要確保工程質量一次成優,要保障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的同時,減少返工率,提高施工效率?!瘞煾嫡f的話至今在我腦海中浮現,通過這件事,我也明白了工作需要更細致,不能憑感覺辦事?!?/span>
在項目施工過程中,進度、質量必須是兩手同時抓,兩手都要硬,真正做到半厘米誤差都不行。在張輝心中,工程施工沒有大概、估計、湊合、差不多,必須是精益求精、嚴上加嚴。
張輝常說“要重視實踐,看過的會知道,聽過的會了解,只有做過才能掌握?!?/span>
對于剛畢業就面對現場施工的徒弟們而言,難免有些發懵,張輝便手把手地教,白天帶著他們跑現場,理論結合實際進行培養,工序該怎么干,怎么把控施工現場和作業人員?怎么把控質量安全?工序沒干好原因是什么?如何去處理?晚上培訓看圖紙,寫施工日志......
根據徒弟不同情況做到因需施教、因材施教,注重年輕人想法,鼓勵他們勇于創新?!肮疽恢痹谔岢柟馕幕?,平時工作中我也告訴他們人無完人,就算是師傅也不一定什么都正確,鼓勵他們敢于表達,我有做的不對的也要他們勇敢指出來,讓他們感受到公司‘簡單、透明、開放’的陽光文化氛圍嘛?!睆堓x說道。
在帶動培養年輕人方面,張輝處處以身作則。在他看來,大家因為緣分聚在一起工作,不僅是同事關系,還是相互扶持的親人。他本著“共同學習,一起進步”的想法,在互幫互助的學習中與徒弟們共同成長,在過程中做到言傳身教,理論結合實踐多方培養。
注重溝通,方法得當
剛從隧道出來的凡凱滿頭大汗,但談及到師傅張輝時,他臉上的疲憊一掃而光,突然來了興致“我師傅經驗豐富,管理班組有著獨特的方式方法,他常說語言是一門藝術,不同的表達方式帶來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。人際交往中,不管是對外溝通還是對內溝通,都需要我多學習?!?/span>
看著我一臉疑惑,凡凱不好意思地撓撓頭說道“說來話長,前段時間我在工作中和施工隊起了點小沖突,那天開挖班在打鉆,另一邊挖機正在破洞口。洞里通風條件差,又只有一臺通風機,風機送風的推力隨著長度的延伸而發生衰減,導致掌子面的粉塵增加。工人們就不樂意了,我就跟他們吵了幾句,結果他們丟下手里的工具就直接出去了。說實話,當時看見工人們出去了我心里有點慌張,這樣的情況不知該何處理?!?/span>
正當凡凱焦頭爛額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,剛下完材料的張輝迎面碰上了賭氣罷工的工人們,了解清楚情況后,他帶著大家伙兒去辦公室喝水,笑著跟他們說“大家伙兒都是這倆孩子叔叔輩分的人了,怎么還跟小年輕慪氣,平時他倆在現場跑前跑后協助大家拔鉆、領釬桿都忘啦?幫了大家不少忙,年輕人性子直,別跟他們慪氣了,喝點水,工作還得接著干嘛!”
接著把兩個徒弟叫到一邊,耐心地說“工作要懂得變通,和施工隊伍打交道時免不了一些小沖突,有問題就解決問題,不要沖動魯莽?!?/span>
在師傅的幫助下,凡凱和魏虎鉗帶著工人們重返施工現場。為保證施工進度,張輝將正在運行的挖機叫停,先讓開挖班的工人打鉆,再安排挖機破洞,風機往外壓,有效控制了粉塵污染,大家干起活來勁頭更足了,也保證了施工生產有序進行。
“通過這件事,我也明白了做事要思路清晰、目標明確、方法得當、才能把事情做好,工作中要懂得變通,不能太死板,得講究方式方法,不同的事情解決的辦法和產生的結果都會不同。要想事情做好,就要多動腦,用恰當的方式解決問題,遇事不要慌,不要沖動魯莽,有問題就解決問題?!被貞浧甬敃r的場景,凡凱滿是感慨。
悉心教導,耐心主動
工作中的張輝很嚴厲,行事不卑不亢,該力爭的絕不會讓步,但在生活中就像大哥一樣,關照徒弟們的情況。
“師傅在給我們答疑解惑的同時,總是叮囑我們要眼里有活、動手干活。他平時對我們要求也很嚴格,總說,早點到工地,我們可以督促施工隊早點開工,需要任何協調的,我們可以第一時間幫忙解決,需要技術協助的,我們也可以第一時間趕到?!痹趲煾档膸蛶?,凡凱和魏虎鉗也養成了不怕苦、不怕累,多看、多記、多問、勤動手的好習慣。
24號線商貿城北站項目經理鹿浩談道:“張輝是‘老隧道人’了,培養年輕人有思路、有方法,能做到因材施教、因需施教,時刻用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。他培養出來的年輕人都成長得非??焖?,差不多可以獨當一面開展工作了?!?/span>
說起鹿經理對學生們的評價時,張輝笑著說道:“有一說一,我現在回想起來,當時擔心帶不好徒弟的想法還是多余了,這批學生確實不錯,我帶過這么多人,吃苦耐勞、勤奮好學他們絕對是好樣的?!?
一花獨放不是春,萬紫千紅春滿園。在永昂,像張輝這樣以身作則、言傳身教、用心育人的“師傅”還有很多。每年也有很多新鮮血液加入建筑行業這個隊列,在“傳、幫、帶”上,他們各有自己獨特的方式方法,能夠將自己的技術經驗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年輕人,幫助他們提高思想覺悟和業務水平,助推他們早日成才,能夠獨當一面。